大明·徐后传_12(2 / 2)

大明·徐后传 暮兰舟 1913 字 19天前

姚妙仪见到这样的王宁,心中稍定,战争将一个少年变成了男人,即使遭遇挫折,也能扛过去。

抬棺材的一共有八个年轻人,王宁站在最后面。最前面的是太子朱标,朱标在棺材左边,而右边的人姚妙仪也很熟悉,正是她同父异母的哥哥、魏国公世子徐辉祖。

朱标身后是四皇子朱棣,而站在徐辉祖身后的小将军是常遇春的小舅子蓝玉。

棺材很沉,抬棺的八个人都在咬牙硬撑。

常森穿着一身重孝,光脚穿着麻鞋,失魂落魄的抱着父亲的牌位走在棺材前面。这次北征,他是偷偷冒名顶替参军,是为了给父亲一个惊喜,证明自己这个小儿子不是废物点心。

可是没想到,他真的不适合子承父业,要不是姚妙仪出手抢救,他早就一命呜呼了。和父亲父子相认,之后无论父亲如何打骂、嫌弃常森不争气,他都不肯再踏入战场半步。倒是刚结拜的兄弟王宁勇猛顽强,备受父亲夸赞,还认了他当干儿子。

常遇春戎马一生,从无败绩,却被小儿子气得束手无策,每当王宁立功,他就会把儿子常森骂一顿。

可就是那些争吵不休的日子,居然是父子之间最后的时光。

怎么突然就走了呢?

常森拖着疲累的步伐,至今都不敢面对现实,希望父亲能够再骂他一次。

洪武帝带着群臣还有儿孙们亲自在三山门祭台迎接,常遇春的长子常茂已经得了父亲恩荫,封了郑国公,身边站着二弟常升。

常森,常升。发音几乎一样,没有什么很深的寓意和传承,但谁都不敢说这两兄弟名字不好听。

因为常茂,常森,常升三兄弟的名字都是朱元璋亲自取的。这些将门之后,也只有常家三兄弟有这个殊荣了。

常森抱着灵位对洪武帝行了君臣之礼后,也不顾什么形象了,拉着大哥和二哥的手嚎啕大哭起来,三兄弟抱头痛哭,皇长孙朱雄英年纪还小,跑过去扑到三个舅舅怀里,也跟着嚎哭道:“舅舅!外公说得胜后教我骑马的,呜呜,外公骗我!是个大骗子!”

太子妃常氏跪在屏风后面呜咽不止,她小腹微凸,洗净铅华,脸色苍白,还长了妊娠斑,太子侧妃吕氏在一旁跪着,低声安慰常氏,“太子妃节哀,您怀有身孕,莫要悲痛过度,伤了胎气。”

常氏是将门虎女,相貌平平。而吕氏是世代书香出身,生的面目姣好,吕氏很受宠爱,已经生育了三个儿子,身材依然窈窕,相貌恍如少女。

而常氏只生了皇长孙朱雄英,好容易再有了身孕,太医说看胎像八成是个儿子,常氏欣喜万分,可惜乐极生悲,还没高兴多久,就传来了父亲的噩耗。

常氏知道肚子里的孩子要紧,可为人子女,孝道当先,父亲英年早逝,听到屏风外面三个哥哥和儿子的哭声,悲伤席卷而来,心如刀绞。

一半是哭父亲,一半是哭她自己。

她和太子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在闺中时,她喜欢跟着父亲舞刀弄枪,而太子朱标是在文人堆里长大的,喜文厌武,所以和她毫无交流,倒是和侧妃吕氏时常诗文相和,恩爱缠绵,对她只是敬重而已,并无夫妻情分。

而吕氏所生的皇孙朱允炆聪明绝顶,有神童的美誉,深受洪武帝和太子的喜爱。常氏忌惮吕氏久矣,也不得不承认朱允炆神童之名实至名归,朱雄英这个哥哥远不及弟弟聪慧。

常氏不像吕氏饱读诗书,通晓古今,但也晓得一个不能登上皇位的嫡长子将会面临什么样的下场。

而如今常氏和儿子朱雄英最大的靠山——父亲常遇春去世了。

秋高气爽,艳阳高照,太子妃常氏却觉得透骨寒冷,她微微侧过身体,避开了吕氏递过来的冰帕子。

侧妃吕氏双手捧着手帕,太子妃却不理她,顿时身形僵直,微微有些尴尬,她抬头看了太子朱标一眼,满脸的委屈。

若要俏,三分孝。

吕氏天生丽质,气质优雅,一身素白衣裳,犹如荷塘白莲般清丽婉转,将黄脸妊娠斑密布的太子妃常氏比到泥里头去了。

此时受辱,吕氏一副泫然欲泣的表情,“恰好”被刚在祭台上放下棺材的朱标看见了。

他不忍心见宠妃难堪,便走过去接过了冰帕子,擦了擦汗水和泪水,他刚才奉父皇之命,和将士一起将棺材抬到祭台,此时肩膀和腰身都酸痛不已。

宰相李善长大声念着洪武帝亲手撰写的祭文,先是大体回忆常遇春的各种功绩,然后悲叹:

“……遽尔云亡,曷谓柳河之川失我长城之将,丧今南还,哀痛切心,与谁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