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 / 2)

为鬼书 松溪 2707 字 18天前

江含征摸了一下她的头,失笑:“说什么傻话,我的任务已经完成,各地每年都会有巡按御史巡查,我还能事无巨细地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不成?做完该做的,就回官署做其他事情了。”

夏初菡微微点头。

卧床养病甚是无聊,醒着的时候,看到夫君大人在身边,就想听他对自己说点儿什么。

窗外一阑修竹,竹影覆窗,一片青翠。

夏初菡软声央求:“夫君给我讲个故事吧。”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也算博览群书,可以倚马千言,在公堂之上亦是思维敏捷,可以雄辩滔滔。

可是要他讲个故事……

江含征就觉得,自己仿佛在科考时遇到了大脑抽筋的情况……

而且她要求听的故事还必须是轻松的、温暖的、让人听了心情愉快的……

江含征为难:“虽然为夫比你略长几岁,但你不能总把夫君当父亲用啊,动不动就要夫君讲睡前故事……要不,我给你背两首诗吧。”

夏初菡精神不济,没有赏诗的心情,亦不愿意听他说一大堆废话,于是气虚恹恹道:“我耳朵累,不想听诗……我想休息了,夫君自便吧。”

说完便闭上了眼睛。

江含征凑过里,凝睇着她道:“生气了?”

夏初菡刚睁开眼,便看到窗前澹澹光影中飘然而立的一个风华无双的身影,他温然含笑,长袖微拂,正目光柔和地看着他们。

夏初菡顿时惊喜:画中君!

立刻便觉得面前的夫君大人有些碍眼了,于是五分的虚弱变成了十分,仿佛立时便要化仙而去,气若游丝道:“我想睡觉,夫君只一味在这里聒噪,没听到大夫说让我静养么?”

江含征:“……”

嫌弃的表情要不要这么明显!

江含征心里如有百个爪子在挠墙,但看着她是一个病人的份上面上还是硬生生地按捺住自己,端出一副温存体贴的君子相:“那我不说话,就在这里陪着你。”

夏初菡几乎想也不想:“不要,被人盯着不爽利,”一看他的神色,立马采取怀柔态度,手指从被单下悄悄探出来一点,轻轻地摸了摸他的手指,软下语气,“夫君自去做事,不用陪我,如果我醒了,会让人叫夫君的。”

江含征这才缓和下来,点了点头,在她额间印下一个吻,嘱咐“好好睡,”然后出门。

夏初菡捂着自己的头,脸上像起了一场大火,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画中君的目光,只想一头撞死算了。

画中君笑道:“怎么,现在还不让他知道你和异客对话?”

夏初菡撑身坐起,低声道:“如果没必要,不会让他直接参与,普通凡人还是像个普通凡人比较好。”

画中君点头,来到她的床前,虚虚地抚了抚她的头,说道:“怎么就病了,快好好躺着,我看来你,不是让你劳神。”

夏初菡不自觉地依着他的话躺在了床上。

一把椅子的幻象显现出来,画中君坐在她的床前,说道:“睡不着想听故事?”

夏初菡恍然想起,小时候,她总是受只有自己能看见的恐怖景象困扰,每到夜晚时分,哪怕是闭着眼睛,也能听到那些声音在周围盘旋缭绕,所以,她总是睡不好,怕人,怕鬼,像一只惊弓之鸟。

直到八岁那年,他来到他的身边,这种情况才慢慢改善。

他会坐在她旁边,给她讲一个一个的故事,不知不觉中,那些可怖的声音渐渐远去,融入幽静的夜色,她便在他温润的声音中不知不觉地沉入梦乡。

是他教会了她,阴魂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象风,像雨,像阳光下的阴影,他们不是可怖的存在,只是自然而然的存在。

他的话让她不由自主地沉入往事,说道:“先生仙游多时,我的功课都落下许多。”

这话颇有几分娇嗔的意味,画中君垂目看着她,唇角是淡暖的笑容,而目中却衔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

他道:“别人家的女孩都到及笄之年便不再请先生教习了,娉儿都嫁人了,还要先生一直教你吗?”

看着女子陡起霞霓的双颊,笑道:“不过,偶尔讲个故事还是可以的。”

娓娓动听的声音像一道拂面而过的清风,让人不自觉地沉溺其中。

那一年,河南府大饥,道有饿殍,饥民流移满路。

当时洛阳最高行政长官没有延用发黍救济的常规,而是一反常态地实施了三条让人瞠目结舌的荒政三策:

其一,大兴公私土木之役。洛阳九朝古都,佛教之地名胜古迹甚多,像关林、白园都都得到扩建,另外修寺院、建官舍,盖库房……着实如火如荼了一阵。

其二,纵民竞渡。洛阳人民好游玩,于是该官亲自出宴于洛河,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热闹非凡。

其三,增高谷价,饥岁谷价方涌,斗钱百二十,而该官张榜,一下子使谷价增至斗钱百八十。

画中君笑问着夏初菡:“据娉儿来看,这三条政策如何?”

夏初菡顿时目瞪口呆:画中君这是……讲一个大灾之年的昏庸故事给她做睡前故事?

心中当真是难以言喻的复杂,却不得不答:“这些政策......就是丰收之年也甚不可取,何况是灾年,当官的这样的作为,不怕激起民变么,就没有人向朝廷告发或弹劾啊什么的?”

画中君又笑:“娉儿竟能想到民变,可见还是进步了。不过先生告诉你,那次大灾,各地都有饿死,唯洛阳没有一个饥民饿死。”

夏初菡再次目瞪口呆。

画中君:“先说大兴公私土木之役。饥岁工价至廉,招饥民做工,以工代赈,既做了洛城的公私营造建设,又解决了大量的饥民失业流离之苦。

第二,纵民竞渡。其实当官的心中都知道,富户家中所储的粮食足够灾民度过饥年,但是谁也不愿无偿捐助。所以他就想办法,游说这些富户,说如果是往年,要办一次龙舟比赛所用工钱,比现在要多几倍,而现在工价低廉,何不趁机大办?

富户一听有理,于是红红火火地操办起来。这样一来,贸易饮食技工服力之人,大增就业者数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