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外骨骼表面看起来,就是身上的几块铁,但实质上,它的制造包含了地球上的大部分尖端科技,囊括机械构造、动力学、材料学、人体工程、人工智能、微机控制等等。
市面上绝大部分所谓的“外骨骼”,都只是玩具,真正能运用到军事上的外骨骼,它的生产要求不是一家小公司、小国家能搞定的。
这就是安扬选在美国的原因。现在给他打下手的,是加州理工的高材生,提供材料的,则是那帮教授从各大研究室获取的。
再加上智能提供的完善方案,外骨骼项目进展神速。
智能提供的是经过未来战场千锤百炼最佳方案,设计上是一次完美。
所以考量成败的,多在于零件、材料上。
外骨骼想要对人体的动作做出灵活的反馈,它需要遍布全身的传感器、需要对动作的虚拟建模,自动纠正的智能;
外骨骼还需要可靠的、长时间运作的能源,并且轻量化,体积要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针对这些问题,安扬逐一处理。
智能恰好是安扬的拿手项目,已解决;
机械运动的灵活、精度问题,他在澳洲的机械手项目,已解决;
外骨骼能源问题?先前他在澳洲的新型电池突破,三十倍容量都能解决。
他拿到了定制的电池,重约二十公斤,将它安装在外骨骼背后,模块化的设计使得它像防弹衣一样保护后背,而在电池稳定性上,即便被子弹击穿,它也不会起火、爆炸。
全部准备完善后,安扬在助手的帮助下穿戴。
协助他工作的帮手,都是受安氏工业集团聘用的员工,签署了保密协议。
花了几分钟穿上,他已经变成机器,在手臂、两腿外侧、后背脊柱都有紧贴着的外骨骼,它整体由九大部分助力系统组成,分别是两处斜方肌,两处肱三头肌,脊椎,大小腿四处。
它的小型的助力系统也非常的多,比如手指头关节,它虽然细微,但却是使用者抓取力量的重点,同样设计有精密的传统系统;在肩窝的位置,还有专门预留给射击时抵枪的模块。
智能说:“启动后有两种模式,节能和战斗。”
安扬启动了外骨骼系统,选择节能模式,智能介绍:“在节能模式下,电池将维持40到45个小时的运行。”
“现在你可以展开行动测试,小幅度的。”
旁边的助手盯着电脑,正在接收从传感器上回馈的数据。
安扬展开手掌再握拳,没有平时那么灵活,但也不是被机器控制的僵死,智能芯片很好的协调了他的动作,只需要花点时间适应,他就能习惯连动动手指头都有助力的模式。
接下来,他迈开脚步。脚底下垫着外骨骼片,也是得益于智能芯片的优化,步伐上与平时没什么差别,就是隔着靴子和底片,对大地的感觉弱了几分,当然对走路是没什么问题的。
且因为外骨骼整体质量超过40公斤,设计上将重心往下移,导致走起来的感觉非常稳,俗话的就是下盘有力,扎出马步让人来推他,却仍旧是稳稳当当的。稳定性很让他满意。
智能报告数据:“系统回馈时间都在毫秒级别,符合预设标准。”
“很好。”安扬满意,这意味着系统的反应,已经能够与肢体动作一致,不会存在出拳了,力气慢半拍才到的尴尬。
“复杂动作测试。”智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