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处置了不少官员,以直隶为重的知州贪污受贿。
康熙当场罢免知州,然后抄家流放宁古塔,授命上一任考绩官员山西知县田文镜为直隶易州知州。
这里面胤禛少不了胤禛的打点提拔,相比较前世,田文镜提前六年担任了知州,正四品官员,与知府同级。
直隶也就是河北地段,离京城较近。
田文镜这个人上一世在他改革的时候做出了不少贡献,也是朝中大臣中对他改革大力推行支持的重臣。
还有他名下的师爷邬思道,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当年胤禛能够登基少不了戴铎,田文镜,邬思道,李卫等人的支持出谋划策。
除了直隶,还有河南,湖北地段许多官员先后抄家罢官,这一下子贪官们乖觉了许多,威震的作用很明显。
这算得上康熙南巡历来罢官抄家最多的一次南巡。
而京城,胤禛手里还有其他各地贪污的资料,回京之后康熙并没有直接处置,而是下了奏折,填补亏空。
这贪污所得银两用之于民,不得再压榨百姓填补亏空,在位贪污受贿的官员暂时留用。
以后一旦经查再次受贿,贪污的官员,斩首示众。
这就不是流放那么简单了,这些人也听到了康熙此次南巡收拾了数十名官员,当然得了圣旨夹着尾巴做人。
该还的还,该补的补,生怕慢了点官位不保。
这留用可不是正式官员了,而是一个试用阶段,不好就把你换掉的意思,哪里还敢有其他动作?
这流放里面的官员,不少人是索额图名下和明珠名下的门生。
所以,这双方的背后的人砍掉了一些,朝中也能安定一些。
朝中的大事还有科考殿试一事,三甲排名,点一家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那年羹尧点了二甲榜首传胪,二甲第一名。
鄂尔泰二甲十二名,进士出身。
这其中,把太子打算提拔的人也就一人进了二甲,其他人也就两三人都在三甲末等位置,这人数对于太子来说并不理想。
前朝的事情处理了,还有私下的事情。
太子在京城坐镇出了这些事,康熙自然是要过问的。
安嫔,敏妃的死没有一个好的结果,康熙没法和孩子们交代。
胤祥兄妹三哥一直等着皇阿玛回京,这一回来胤祥就跪在乾清宫门口等着做主呢!
胤褆在外面就知道京城发生的事情,能把太子压下去他是最积极的,自然帮着胤祥含沙射影的说太子不尊庶母,不顾兄弟情义,说太子杀害敏妃,心思歹毒不配为一国太子。
德妃此时也是顺势而为,把手里收集的证据写成口供递到了龙案上。
因为太子近两年干了不少浑事,胤褆揪着敏妃一事不放,加上德妃推波助澜胤炸一事,两件事全都推到太子头上,让太子恼怒之余,再次忍不住对胤褆动了手。
即便康熙对太子不满,也不打算现在对太子给予处罚,毕竟时机不对。
这时候明面上对太子的处罚,外人自然能够猜到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毕竟,敏妃的死因不能公布,胤祚的死因不能翻出来。
但不代表太子能够死不认错,和兄弟们大打出手。
尤其是胤祥作为苦主,太子竟然和胤褆动手的时候,连胤祥都不放过。
所以,康熙只能再一次关了太子和直郡王,让两人闭门思过。
康熙对太子失望,那是因为那是他的儿子。
而德妃呢,德妃对敏妃的见死不救,对太子的落井下石,康熙再是对德妃有愧疚,面对十三满脸的痛苦也没有了。
十三才是这里面的苦主,那么小就死了额娘,让康熙想到当时这么大的胤禛失去皇额娘一样的。
所以,德妃机关算尽料到了康熙的反应,却没料到康熙暗中看着她的一举一动。
若她对敏妃有一丝的恻隐之心,康熙也会看在十四的面子上对她宽容一些的。
胤禛永和宫有眼线,自然知道了还有其他人看着德妃。
胤禛猜想太子的人目前不敢轻举妄动,永和宫没有宜妃的人,胤禛猜想这暗中的人应该是皇阿玛的人。
之前包衣的事情,皇阿玛定然不放心,所以派了人监视着永和宫。
胤禛不知道,这里的人其实早些年就监视着德妃了,只是以前没有刻意留意过包衣的事情,不当一回事罢了。
康熙虽然知道不少事情,但是康熙还不知道安嫔的死是德妃所为,只以为是索额图手下的人盯着安嫔。
加上德妃手里的口供,说安嫔装疯查到当年的事情,只怕是他们发现了安嫔的状况才会对安嫔灭口。
安嫔已经死了,本就是要压下去的事情,具体也不想查安嫔的死因了,早年康熙就没打算深究现在更不会扯出来。
德妃算计了这么多,到头来都是百忙一场,自然是不甘心的。
宜妃此次也不过只得了皇上的几句无关紧要的训斥便再没有后续,那宫权还稳稳当当的在宜妃手里。
而且,宜妃这时候不定在背后看她的笑话,德妃气的在永和宫里怒骂,一宫的奴才大气不敢出一声。
永和宫里的奴才在门外看见皇上带着李德全就快走到永和宫正殿了,刚想开口提醒里面德妃娘娘,皇上来了。
哪成想皇上给了那奴才一个眼神,明显是不想他开口。
那奴才心里担心可却不敢违背皇上,只得瞧着皇上看着里面德妃娘娘的怒骂,一张脸面色变得难看。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阳羊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