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生堂是向城县有名的老店,也是邓州最大的一家药铺,位于县城中部,占地约八亩,有十几名名医坐堂问诊,在邓州极有名气,每天都有来自邓州各地的病人络绎不绝地前来就诊,很多病人就住在药铺内长期养病,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这家药铺也是一座医院。
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但药铺外面依然排着长长的队伍,都是从各地慕名前来求医的病人,大多躺在便携竹榻上,盖着厚厚的被褥,旁边陪同着他们的家人。
这时,一辆马车驶来,在药铺大门前停下,几名家仆模样的男子将一张便携竹榻从马车内抬了出来,上面躺着一人,被被褥盖着,看清楚模样。
几名家人将竹榻直接抬进了药铺,引来排队病人一阵议论,有人大喊道:“要排队呢!”
但家人没有理会,直接进了药铺,他们并没有在大堂停留,一直进了一间小门,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来到一间屋子前。
这时,被褥自己掀开了,露出一张年轻俊朗的脸庞,这是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的年轻人,脸形稍长,鼻子高挺,唇上留着两撇漂亮的小胡子,他身穿白色武士服,腰挎一柄长剑,一跃从竹榻上跳下,快步走进房间。
房间门口,一名中年男子跪了下来,恭恭敬敬行礼,“参见少将军!”
年轻男子哼了一声,不理睬中年男子,走进房间在软榻上坐了下来,“李显到向城了吗?”
“回禀少将军,一个时辰前刚到,已经住进了馆驿。”
“你们安排得很好,裴县尉呢?”
“卑职已经派人去叫他了,他马上就来。”
话音刚落,校尉裴顺清魁梧的身材出现在门口,他也看见了年轻男子,连忙上前一步跪下,“参见少将军!”
这名年轻男子名叫剑东熙,是高句丽王国最后一任大长今剑牟岑的幼子,三十年前,高句丽王国被唐朝大将薛仁贵和苏定方所灭,数十万户贵族及大户被迁入大唐内地,分居中原江淮巴蜀及关陇各地。
但高句丽遗臣的复国运动却从来就没有中止,他们在新罗成立了复国会,推举将军剑牟岑出任复国大长今,暗中联系被分遣大唐各地的遗臣,并在大唐各地建立了复国分会,由于邓州地区分散着上千户高句丽大户,他们在向城县成立了复国分会,以县尉裴顺清为首领。
但复国会只是他们内部称呼,他们对外则叫做高丽人互助会,主要是为了帮助迁移到大唐的高句丽人尽快适应唐朝的生活,这是高句丽被俘虏的末代国王宝藏王高藏向大唐皇帝提出的请求。
唐高宗李治为了安抚高句丽贵族,便默许他们成立了这个高丽人互助会,这就是高丽复国会的前身和由来。
时间又过了几十年,他们的种种行为使大唐很多人都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却没有人认为他们能够成功,随着时间推移,重建高句丽王国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
这家济生堂便是他们的分会所在,复国分会的作用主要是联系国人,募捐钱财,一旦高句丽再次复国,他们都将迁回自己的故国,尽管故国被灭亡了三十年,高句丽人却始终没有放弃。
剑东熙主要在洛阳活动,他向武三思捐献了大量钱财,使复国会得到了武三思的庇护,这次剑东熙从洛阳赶来,便是受武三思的托付,刺杀庐陵王李显。
剑东熙自有他的考虑,一旦李显被杀,李氏皇族必然和武氏家族势不两立,等两族火并,大唐发生内乱,便是他们高句丽复国的良机。
“裴县尉这个唐官当得挺有滋有味嘛!”剑东熙见裴顺清居然穿着官服来见自己,不由冷冷一笑。
裴顺清严格说起来只能算半个高句丽人,他祖父是生活在高句丽的汉人医士,祖籍邓州,高句丽灭国后,父亲带他回到了故乡邓州,从小在邓州州学读书,四年前考中明经科,并出任向县县尉,很快便被剑东熙拉进了复国会。
裴顺清听出了少将军的弦外之音,吓得他一哆嗦,连忙道:“卑职正在巡视县城,不敢不穿官服。”
“也罢了,我不怪你,我只想知道李显身边有多少护卫,还有馆驿的详细地图。”
“回禀少将军,李显身边大约有五十名护卫,其中二十人是庐陵宫侍卫,另外三十人则是专程保护他的内卫。”
“内卫?”剑东熙顿时一惊,“难道李臻也在他身边?”
“听说有一个李统领,但不知是不是李臻?”
“废话,内卫副统领不是他是谁?”
剑东熙顿时有点心烦意乱了,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没想到李臻居然也在李显身边,这样难度就大了,恐怕他得改变计划。
裴顺清小心翼翼问道:“少将军似乎很在意这个李臻?”
“怎么能不在意呢?”
剑东熙忧心忡忡道:“他在洛阳名气极大,干掉薛怀义和韦团儿,智勇双全,连武三思都忌惮他几分,有他保护李显,恐怕事情不好办啊!”
“要不等他们上路后再伏击。”旁边药铺掌柜方捷小声建议道。
“不行!”
剑东熙断然否决这个建议,“我不知道他们明天会不会走鲁阳关,一旦走鲁阳关就会有军队护卫,就没有下手机会了,今晚是最后的机会,我们必须要抓住,关键是怎么下手?”
裴顺清迟疑一下,又道:“其实卑职倒有一个方案,或许可行!”
“什么方案?”剑东熙大喜,“快告诉我!”
裴顺清低声说了几句,剑东熙连连点头,这确实是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