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师很勇敢。”
元归真心道。即便是在西方,他也没见过这么年轻的女性有这样的魄力和见解。
苏青玉道,“咱年轻人,最不缺的就是勇气了。缺少的只是经验,接下来,就看元华的能力了,做得好,那咱们这稿子发出去了,就是一桩佳话。”
元归道,“做的不好呢?”
苏青玉道,“那咱成笑话了。元先生不会害怕了吧。”
还用上激将法了?
元归道,“苏老师不怕,我当然也不会怕。”
一个粮油集团而已。
苏青玉干什么都风风火火,立马就行动,元华执行能力也强,作为老大的元归一发话,下面的人立马到位了。
都是从各个部门抽调出来,临时组建的一个领导班子。
这些人将会临时担任小红旗粮油集团的骨干,然后开始筹办粮油集团管理公司。
在这期间,他们会为粮油集团组建完整的组织架构,并且身边都会带一位小红旗的工人学习,未来建设完成之后这些工人就会顶替这些职位。
苏青玉也和元归签订了协议,如果做成功了,会按协议支付酬劳,要是一起成为笑话了,元华还得反过来赔偿小红旗。
当然,两人内心深处自然是不希望成为笑话的。
这些人到位之后,苏青玉就带他们回华南省了。临走之前,她还把之前写的稿子给投入报社去了。
作为学生会主席,她这方面还真不缺人。
京大的学生和老师在首都报社那也是都有认识人的。
苏青玉投的不是全国报,而是首都日报。
也是现在改革的呼声很高,苏青玉这篇稿子提及到了改革,所以登报也很顺利。
几乎是苏青玉从首都回到苏家屯,这报纸就发出来了。
第233章
首先看到这文章的是首都一些国营企业的领导, 以及机关干部们。
看到小红旗和元华熟悉的名字,还以为有什么新闻,结果还真是大新闻。
小红旗竟然要让元华集团为他们建立的企业结构来管理公司。
元华的管理模式大家都是知道的,虽然是爱国企业家, 可他们那是从西方回来的, 资本主义社会的企业管理模式。和华国是完全不一样的。
现在小红旗作为公营单位, 搞这么一出,相当于是是要在社会主义公营单位里面使用资本主义的管理模式了。
现在改革的话题十分的热闹。
小红旗一下子成了众人口中的话题了。
其中表扬的很多, 批评的也很多。
有些改革派的国营单位领导对小红旗的这个举措也十分感兴趣,他们也准备观望一下, 看看小红旗这次结果怎么样。
如果元华真有这个本事,他们也想请元华来为自己的单位进行改革。
元老爷子也看到这个报纸了, 特意拄着拐杖来找自己孙子。
元归正在边喝咖啡边看报纸, 见到老爷子来了, 他一个眼神都没给。
元老爷子对他这个态度也习惯了。
还是自己以前做的孽。
现在得受着。
好歹还知道装一装, 总比那些直接伪装都不装的强一些。
“你这次动静倒是很大。不怕要是形式变化, 国内不改革了,你掺和进来了,到时候吃大亏?”
元归摊了摊手, 道,“我无牵无挂的, 输得起。”
元老爷子:“……”这是真不把他当亲人了。
他也不计较,到底是自己的孙子, 而且元华也是几代人的心血, 他也不想元华真的出事。“我还是要提醒你, 我们元华不是专门做这个的, 等未来华国改革真的搞起来了, 国外的资本必定会抓住这个市场的,那些专业的做这个的企业必定会抢占市场,你想开拓这方面的市场,竞争力并不大。还不如好好搞实业。”
元归道,“爷爷,你老了,已经没有了胆量和眼光了。”
元老爷子:“……你有?”
元归道,“你等着看结果吧,未来元华的成就必定超过在国外的成就。”
“呵呵……”元老爷子气笑了,无耻的小畜生。他还真管不了了是吧!
又想起什么,他突然道,“说起来你倒是和那个苏老师走的挺近的,和小红旗合作几次了吧。”
元归不置可否。
“那个女同志倒是个好同志,虽然你配不上人家,但是如果能找回来给我当孙媳妇,我也是很支持的。”跟着好人学好。总比找个和这孙子一样掉进钱眼里的人好。虽然有些委屈了这个女同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