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令!”
贺齐二话不说,他立即就下了瞭望塔回到自己的军营里去。倘若今天夜里要出动的话,他需要准备的东西还不少呢。好在此刻为了眼前之战,赵旭加强了他的手下,他有15000名火枪骑兵好用。那么这就足以让他制定一个成全的对策。
“等天黑了,兵分三路15里之外埋伏,看我的号令一起出动。如若敌军四面围攻营地,我们就可以在其后部猛攻。如若敌军两路,就各对付一路,剩余那一路就居中策应时间到了断敌后路。如果说敌军围攻我们的车阵、那就最好。让他们在车阵多损失些人,我们从身后掩杀。虽然旭爷说是以拖为主,但今夜我们要是做的够好,也许不用了拖了,因为大部分人都死了,拖也没有什么用了!”
贺齐的话,给了手下相当多的指示。而且都是灵活的根据各种不同战场需要,进行的战斗组合。随后他又安排了今天夜里的信号,就把眼前的事情准备的妥妥当当。事实上,此刻除过赵旭新派来的5000名火枪骑兵之外,其余的火枪骑兵那是贺齐带了许久的部队。
尤其是许多军官,事实上根本就是他的人,而不是什么赵旭的人。毕竟他们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雇佣兵,为谁服务都无所谓有,只要对方给得起代价就好。依据赵旭手下军队的特征,贺齐与哈桑商量的结果就是,他们继续保持表面上的敌对。一来可以止住赵旭的怀疑,二来他们可以明目张胆的拉帮结派。
前面说过,赵旭希望自己的手下相互之间要有所牵扯,因为这不过是汉族官僚文化的一部分。前面讨论过,事实上这种手段的原意,是使官员们相互牵制,以形成那种相互制约的格局。然而,事实上大宋形成的,却是如同贺齐与哈桑这样的,明里恶斗实际合作瓜分财富以及权利的格局。
如果非要给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官僚文化”一个定义的话,那么就是他们思索对了的方向,但用错了手段。显然在后世里的,于欧美形成的那种在法治下相互制约的格局,才真正体现了中国官僚文化的目标。从而也降低了官僚们,背后勾结瓜分民族、国家财富的机会。
但对于赵旭,他永远也不会懂。因为那需要科学的发展,以及对于社会、政治学的深刻研究之后,才能够体现出的道理。
随着天色越来越暗,赵旭对于用高倍望远镜看战场上的,那些濒临死亡的蒙古伤兵的活动已经厌了。他放下望远镜,终于又传达了一条命令。
“要车阵里的步兵们,分前后夜何处,晚上我们要谨慎些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