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渔翁得利(十)(1 / 2)

省报发出这篇报道的第三天,在经济信息报上,也刊出一篇文章来。只要细细的品味,文章的基调很让人玩味:

国有企业改革,大势所趋,中央早已经明确,但在所有制结构问题上,有人认为目前的所有制结构中,非国有经济成分已经很大了,提出了“我们还要不要以公有制为主体?要不要现有的社会制度?”的问题。有的同志认为,现代企业制度也好,股份制也好,无非就是要搞“私有化”,要否定公有制、国有制,要走另外一条道路。

其实,上一代国家领导人,早就在这个问题上,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这个方向,就是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来判断改革中的是非得失。具体地表现为姓“公”姓“私”的问题,这也同样按“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统一认识。

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主要是针对一些人在改革开放问题上不敢闯、迈不开步子。

不可否认,这几年的确有人主张搞“私有化”,这种主张是我们不能同意的。但是,我们不能把对所有制结构和国有经济的任何变革都说成是“私有化”,特别是不能简单地把现代企业制度和股份制都看成是搞“私有制”,如果这样认识改革就无法深入。

正因为对目前的改革政策存在着姓“公”姓“私”的争论,使一些人的思想产生种种疑惑,使一段时间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举步维艰,人们观望的也有,困惑的也有,彷徨的也有。

但历史车轮,总会在碾碎那些阻碍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前进,并永恒地运转下去。不会因为某些人的意识而停顿下来。国企改革,股份制,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它们犹如每天早晨的太阳,必将在东方升起。

只要稍微有点政治敏感的人,就一定会看出来,这篇经济信息报上的文章,与前几天省委机关报上刊出的那一篇,在基调上完全不同。不但完全不同,甚至有点针锋相对的味道。

当然,对大多数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虽然心存疑问,也只是在茶余饭后又多了个议论的话题,但对那些在政府上班的公务员来说,这两篇方位,如同导火索一般,把这些人的情绪,瞬间引爆。

这些公务员都知道,省报归省委宣传部直属;而经济信息报的主管部门,是省发改委。如果这么说还不能完全明白,不妨换一种说法,就可以一目了然了。习惯上,这些公务员把省报称为省委机关报,而经济信息报则被称为省政府机关报。

再简单点,就是省报归省委管,经济信息报归省政府管。

公务员的政治敏感那就不用说了,平时还要无风三尺浪呢。这些家伙,对上级领导之间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绝对不会放过的,为的就是能够准确的把握风向。这对每一名公务员来说,十分重要,可以这么说吧,如果你连风向都没有摸准,那你在华厦官场,绝对难有作为。

在华厦的官场上,向来不会有中间路线,没有中庸之道,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就对身在其中的、想干一番事业、想有点作为的人来说,掌握好风向,至关重要。

其实,要想当好一名公务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