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大周之镜(2 / 2)

夫人使不得 夏清茗 2118 字 16天前

但他们或许也在等着真相大白的一日。

这大周朝堂,看似平静,却是貌合心离。

堵得住一时之言,却堵不住人心之言。

他沉默良久,终究是做出了退让:“殿下打算如何做?”

闻言,兰舟与顾如许悬着的心,终于稍稍落下了些。

有了文慧这句话,此事便已成了一半。

兰舟道:“再过十日,便是太后寿诞,届时宫中必会设宴,邀百官同贺,我希望文大人在那日——当众呈上郑承通敌叛国之证!”

……

郑府。

郑承疲惫地回到府中,秦氏忙上前伺候,见他脸色不大好,不免有些担忧:“老爷,可是身子不适?”

郑承坐了下来,摆了摆手。

她会意地绕道他身后,给他按了按眼角的穴位,纾解一番。

郑承心中郁闷,今日在朝堂上,他因今年巡视河道一事与许桢辩了几句,原本每年巡视河道的人选,都是他择好后呈上去的,今日陛下却驳回了他举荐的人选,转而让许桢着办此事。

陛下的意思,他怎会不明白,用不了多久,他这右丞便形同虚设,接下来无论是贬谪还是赋闲在家,都不过是陛下一句话。

看来即便没有证据,陛下和太后还是不会放过他。

他给公羊晏的信应当已经送到怒图人手中了,接下来便是谋划着如何带着妻小一同离京,两个儿子他是定要带上的,至于秦氏这女流之辈,带上多半是个累赘,暂且看看情况吧。

还有一个白清……

他沉思片刻,推开了秦氏的手,起身去了书房。

秦氏心中一直不大放心,总觉得郑承瞒了她什么事,从月儿到那个胡姬,这府中变故一桩连着一桩,之前她也隐隐察觉到郑承独自在书房中写信,不知送去了何处。

她深知有些事不闻不问最好,眼下的她只需要抓紧机会为自己的儿子考虑考虑前程,这几日郑洵在书院作的文章,受到了先生嘉奖,还不曾告诉郑承,若能因此受到郑承看重,郑洵虽是庶子,日后也有平步青云的机会。

她踟蹰良久,亲自去后厨煮了一盅参汤,让下人们都退下,朝书房走去,打算向郑承问一问郑洵的前程。

然,当她走到门前,透过窗纸依稀望见郑承似乎正从一扇暗门中走出来,手中还拿着一张纸,正细细端看。

她的手僵在了半空中,犹豫了片刻,叩了两下:“老爷,妾身炖了参汤。”

闻言,屋中的人影晃了晃,他立即将手中的纸折好,压在了书下。

“进来吧。”

她定了定神,推门而入,莞尔一笑:“妾身见老爷面色疲倦,便炖了参汤,老爷喝了提提神吧。”

“你有心了,放下吧。”郑承淡淡道。

她走到桌边,不动声色地瞥了那本书一眼,书下露出了一点边角,瞧着不像是府中平日用的素宣。

她不敢多问,收回了视线,轻轻将参汤放下:“老爷趁热喝一碗吧。”

说着,便动手给他盛出一碗汤来。

郑承接过碗,啜了一口,便复又放下。

她趁此道:“老爷,洵儿近来颇为努力,昨日在书院作了一篇文章,得了先生几句夸赞,妾身也甚是欢喜。”

郑承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能有进步就好,但切勿骄躁,虚心为上,待他下学,让他将文章拿过来我瞧瞧。”

见他有几分上心了,秦氏面露喜色,福了福身:“是。”

她伺候着郑承在书房坐了一会儿,门外忽然有下人禀报,岳将军前来拜会。

“你去备些茶点过来。”郑承迟疑片刻,便出去了。

秦氏点头应下,望着他走远了,回头看了眼桌上那本书。

犹豫再三,她还是走了过去,小心翼翼地将其揭起看了眼。

只见泛黄的纸上绘着山河与城楼,城楼上书“阳关”二字,还有许多她看不懂的图样。

她虽不知这是何物,但也能猜测到大约是一张地图,只是不知为何缺了一半……

她担心郑承突然折返,慌忙将书盖了回去,匆匆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