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这东西生命力还算比较顽强,且对于战国时期……确切的说应是古代绝大多数时期是家家户户都有种植。
古时讲究“男耕女织”不是?
如果没种苎麻就意味着没有织布的原料,没有原料就无法织布或只能花钱去买。
寻常穷人家不舍得花钱买原料,通常是种上一小块苎麻定时收割以供家用,实在不行就去收割野生苎麻。
苎麻一年可收割三次,第一次头麻约80到90天,二麻约50到60天,三麻70到80天,因此只需要一小块地且不需怎么看护就能满足一家人的穿衣需求。
织布作坊初期是收割原驻民遗留在云中郡的苎麻地。
原驻民是随赵王嘉迁走了,但家家户户种植的苎麻却留在原地,且长期未收割还长得十分粗壮,只不过有许多在冬季低温下被冻死。
不过这并不影响它做为原料……纺线要的是苎麻的纤维,冻死的植株依旧可以作为原料。
同时,匈奴不纺线也不织布,所以对这些苎麻是完全没兴趣,于是就大片大片的留在田地里与荒草生长在一起。
纺织作坊暂时就是收割这些苎麻为原料。
另一边云中郡这里圈下的土地又因为错过了农期于是改种五菜及苎麻。
以苎麻第一次收割在第80到90天计算,纺织作坊只需要使用这些“野生”苎麻三个月就可以“转正”了。
从此时情况看沈兵根本不需要担心原料问题,因为“野生”及“遗弃”的苎麻完全是供过于求。
这些苎麻被收割进入纺织作坊后,就进入纺织作坊的生产周期。
前后不过十余天,第一批布料就顺利生产出来,由于初期规模不大每天产量只有一百余匹……不过这速度已经让扶苏等人瞪目结舌了。
正如之前所言,人力织布织上一匹需要月余时间。
而且这还是起早贪黑一有闲暇就织布的结果:
一年大概织十一到十二匹布,刚好够五口之家一套夏装一套冬装。
其中冬装需要的布更多,而小孩需要的布更少,如此平衡差别不太多。
另外往年旧衣缝缝补补再穿上几年,就可以省下几匹布出售贴补家用,要是为当兵在外的儿子多几身换洗,那就紧张了。
这就是寻常百姓家的精打细算。
可是现在,沈兵整出这纺织作坊,轻轻松松的就日产一百匹布……这已相当于一百个手工熟练的妇人织上一个多月了。
而且纺织作坊进入生产周期后就是每天都会源源不断的生产出布。
扶苏随随便便一算……这要是一年下来,这纺织作坊岂不是抵得上数千妇人的工作量?
而且这还算不上什么,因为目前只有两百余具水力织机,若是继续扩大作坊规模增加设备,这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沈兵没有忙着扩大规模,因为他觉得在此之前可以对这水力织机做一些合理的改进。
这水力织机其实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但就像之前投石机也要慢慢升级自己才能始终保持技术优势一样,水力织机的改进也应该一步步来。
然而有些东西的改进却是迫在眉睫。
比如一具水车只推动一具织机会出现水力及水车浪费的问题,只需要对主轴进行一个简单的串联再增加水力,一具水车完全可以推动五具甚至更多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