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摸鱼(1 / 2)

乱世栋梁 米糕羊 1895 字 6天前

上午,多云间晴,在皇宫宿卫的李笠,带着随从巡视各处门禁,他看着眼前此起彼伏的宫殿,只觉心旷神怡。

这个时代的宫殿建筑风格,和明清的宫殿建筑风格有所不同,他去过故宫,现在看南朝皇宫,只觉南朝皇宫建筑气势恢宏磅礴。

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大气”。

相比之下,故宫建筑虽然也很漂亮,相比之下,就有些“小家碧玉”的感觉。

李笠仔细研究过这个时代的建筑技术,觉得大概是建筑技术不同带来的区别:这个时代的建筑,还是以夯土建筑为主。

要想建大殿,承重墙和隔墙就得厚,墙一厚,宫殿尺寸以及台基就得跟着扩大。

这个时代的宫殿建筑都十分宏伟,就是因为夯土建筑为了达到设计的结构强度,尺寸必须够大。

李笠这几日在宫里到处转悠,琢磨着若是以砖石建筑来顶替夯土建筑,皇宫的宫殿群必然会变得小巧、精美。

这样一来,还真是显得小家子气。

但是住起来,还是小巧精致的宫殿舒适。

李笠在宫里凑合着过了几夜,总觉得白天看上去高大威猛的宫殿群,到了晚上就是鬼片现场,到处阴森森的。

行走其间,夜风一起,总觉得阴风阵阵,亭台楼阁间,仿佛有什么东西飘来飘去。

甚至有“嘤嘤嘤”的抽泣声。

这不是幻听,李笠昨晚夜巡时就真的撞见了,不过那是个被同伴欺负的宫女,凌晨被赶起来,到宿舍外打水、烧水。

四周漆黑一片,宫女心中害怕却不敢不出来干活,加上委屈,躲在角落偷偷哭。

东南风吹过,带来些许声音,李笠循声望去,望向东南方向的太极殿。

今日,文武百官上朝,皇帝及太后临朝,商议国家大事? 并进行一系列人事任命。

三日前? 出了大事,首先是尚书省出事:录尚书事的寻阳王? 在尚书省接受官员拜贺时? 忽然有凶徒作乱。

包括几位辅政大臣在内的许多官员,死于非命。

闻讯赶来的禁军将领侯安都等人? 遇见逃出来的寻阳王、宜都王,得知有逆贼在宫中作乱? 而二王得了太后旨意? 要带人平乱、护驾,便随二王冲向皇宫。

结果一番厮杀之后,惊觉寻阳王、宜都王才是逆贼。

二王随后死于乱军之中,皇帝和太后有惊无险。

而奉命进宫稳定局面的湘东王? 因为本就身患重病? 入宫后不久便病发晕厥。

次日凌晨不幸去世。

这就是整件事的公开说法,李笠不知道别人信不信,反正他是装作信了。

寻阳王、宜都王作乱,死于乱军之中,而入宫护驾的湘东王? 劳累过度也死了。

几位辅政大臣及一些官员遇害,皇宫禁军将士多有伤亡? 那些奋力保卫皇帝和太后而战死的人当中,又有不少东宫故人。

这件事影响很大? 直接改变了政局,并使得政局未来走向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中枢辅政班底全部完蛋? 其中还包括最有威望的宗王? 而皇帝两个亲叔叔造反失败? 为此丧生的官员、将领、兵卒有很多。

接下来,皇帝(太后)该怎么办?

朝廷该怎么办?

谁来填补辅政大臣的空缺?宗室之中,谁来做辅政藩王?

另一位皇叔么?

寻阳王、宜都王刚回京,就闹出大事,再让一位皇叔回来辅政,皇帝和太后能放心么?

然而,不选皇叔辅政,选哪个宗室?

辈分大的宗室不是没有,但要辅政的话,资历和威望差太远,难以服众。

皇帝叔叔一辈的宗室,人也很多,但同样没几个资历和威望过硬。

鄱阳王萧嗣,资历和威望倒是可以,本人就在京城,并在事变当日入宫护驾,立下功劳。

然而让鄱阳王来辅政,皇叔们服气么?

鄱阳王的叔叔、弟弟众多,是旁支宗室中,最为枝繁叶茂的一支,故鄱阳王曾辅政,就有皇叔不服。

冲突之后,两败俱伤,前后死了三位皇叔,而故鄱阳王也遇害。

现在若让鄱阳王萧嗣辅政,也不知哪天又出什么大事。

与此同时,其他辅政大臣人选也是个问题。

先帝心腹,以及太后能用的东宫故人,此次事变伤亡惨重,其他故人不是没有,但难堪大任,也无法服众。

甚至连执掌宫禁后能让太后放心的人都很少。

除此之外,又有一件事,让太后头疼不已:湘东王去世,湘东王妃请求太后做主,让湘东王嫡孙萧庄以世孙的身份继承王位,而不是让世子萧方诸“兄终弟及”。

这个问题很棘手,因为萧庄确实是湘东王嫡孙,而萧方诸是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