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1 / 2)

61章

沈凌打定了主意, 就将掌管她小库房的珠儿唤了过来, “我记得樟木箱子里还收着几匹春绸, 拿出来给你们四人各做一身衣裳穿, 别白收着霉坏了。”

沈氏出身忠顺侯府, 忠顺侯府同信国公府一样也在走下坡路, 沈氏的嫁妆有一半是侯夫人自己拿出私房银子添置的。即使是这样, 沈氏的嫁妆也不过七八千两银子,其中一半还是公中拿出来充数的布料、玉器、古玩等物。

沈氏自己手里不过两千两银子的压箱底钱,唯一能生钱的田产一年也不过出息一千两银子。手里没钱, 国公府又有些入不敷出,沈氏对府里的下人就极尽俭省。

像沈凌身边的这四个大丫鬟,一季也不过做一身衣裳, 余下的都是穿沈凌的旧衣裳。

所以沈凌一开口说要给她们四人做新衣裳, 珠儿几个不由喜笑颜开,不多一会儿就捧了两匹春绸回来。

沈凌看着她们几个在那里叽叽喳喳讨论要做什么样式的衣裳, 不由笑了笑, 低头去看手上的账本。

账本是她用了午饭后命人去账房拿的, 上面记得都是国公府里的开销。沈凌打算效仿探春对府里进行一番整顿, 做到开源节流。

府里的进益只有两项, 一项是田产,这个每年有五千两银子的进益, 另一项是店铺,每年也有三千两银子的进益。这样说来府里每年差不多有八千两银子的进益, 看着并不算太少。

但是花费却多了去了。头一项, 每年的人情往来加上正月里请吃年酒的花费就不少于三千两银子。然后府里的用度和下人们的月例银子又是一大笔开销,少说也要四千两银子。加上不时有一些穷亲戚上门打秋风,府里的人偶尔闹个风寒请请大夫吃吃药,这样算下来,每年八千两银子花的精光还有些不够。

沈氏在家里也跟着侯夫人管过家,嫁进来以后发现府里入不敷出后就学侯夫人将府里各人的月例银子减了一半,后面又将府里库房用不着的一些大家伙当了几千两银子,总算撑了这么几年。

后面国公爷纳季姨娘进门,摆席面做衣裳,又花了一笔银子,如今账上不过余下四千多两银子,依着往年的花销,这点银子想要撑到年下多半是不够的。

开源暂时是不用想的,沈氏手里的私房银子就那么些,贸贸然去购置田产或铺子,一定会引起忠顺侯府那边的怀疑。

看来自己能做的只有节流了。

人情往来和请吃年酒的银子是不能精简的,这个关乎国公府的门面。下人们的月例银子也是不能再减了,看来唯一能减的就是府中的用度了。

傍晚,国公爷从外面回来,底下的人就来报季姨娘病了。国公爷来到季姨娘住的晴芳苑,适值婆子们拿来季姨娘的晚饭。简单的三菜一汤,并一碗白米饭。

国公爷当即沉了脸,命厨房给病中的季姨娘炖一碗燕窝粥并几碟精致小菜。季姨娘的另一个丫鬟含烟去厨房传话时却被碰了一鼻子灰。

原来沈凌下午的时候把厨房的管事叫来寻了一番后,大意是说府里如今入不敷出,不光下人们要减一半的月例银子,主子们也要减少用度。以后每人的例菜通通减到原来的一半,拨给厨房的用度也减到一半。若是主子们以后想吃点额外的好东西,也可以,但是得自行掏腰包。

国公爷听了含烟的叙述面沉如水,加上季姨娘在旁哭哭啼啼,最后国公爷直接去了上房找沈凌问罪。

沈凌正在灯下看库房呈上来的册子,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用不着的大件好拿去换钱,国公爷就怒气冲冲的走了进来。

沈凌不用问就知道是谁给自己上了眼药,脸色不变的唤莲儿上前倒茶。莲儿下午的时候被她单独叫到一边说了几句话,又赏了几件首饰,早已明白了沈凌的意思。这个时候见沈凌唤她,低着头端了一盏茶给国公爷,却在将茶递到他手边时,娇滴滴说了声,“国公爷喝茶。”

国公爷听到这道娇滴滴的声音火气不由散了一半,再看莲儿穿了几件八成新的衣裳,头上还插了两支镶珠的簪子,灯光下越发显得娇媚动人,不由轻轻拧了一下对方的玉手。

莲儿羞红着脸看了他一眼,国公爷方才将茶接过,轻咳一声正想说话。

不料被将这一切看在眼中的沈凌抢在头里说道:“陈财家的前几天过来回话说,给莲儿看了一门好婚事。我却舍不得莲儿这么早就出去,所以就将话混了过去。”

“莲儿是你身边得力的丫鬟,多留几年也是好的。”国公爷接话道。

沈凌笑道:“所以我想着索性就把莲儿抬为姨娘,一来省得你念念不忘,二来我也多个臂膀。”

国公爷不料她竟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诧异的朝她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