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参加科举,她就要好好她学一学冶国防世的文章。说学识她或许是有的,九岁之前,文康帝请了最好的老师来教她。因为是唯一的公主,本朝又有女帝先例,几乎所有人都晓得祁阳公主是要被封作皇太女的。
作为皇储培养,自然是扎扎实实地学了些东西。
只是到了后来,林修害死先帝,将杜杳软禁起来,自然不敢叫她再碰这些在国经世的文章了。杜杳就看笔记、看话本子乱七八糟的,什么都要看。
她学得颇杂,可种举倒是侧重于四书五经的。
四书五经啊,她都不知多少年没碰过了,是要好地地学学。她这样子,倒不会张狂到认为自己随便考考就能中进士。
大齐多少子民?可考中进士的又有几人?寥寥数十人罢了!
顾遥已经想好了,等在牛头村弄到了户籍,她就去上蔡城。
上蔡繁华,文化、经济都是大齐之最。
书院也多。
天下闻名的沧浪书院就在上蔡。
好的书院都是有院考的,考中了才能拜入门下读书。固然可以自己随便请一个老师,都是可以参加科考的,可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同窗就代表着不同的机缘。
再说了,如论浪书院这般的。里头的老师都是最为出色的大儒,进沧浪书院读书,自然能有更好的资源,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前世被夺走时东西,她要拿回来。
如今这个身份,想得制权力,想进入官场,只能参加科举。
要参加科举,那就只能读书。
要想把书读好,她就要进入大齐最好的书院。
沧浪书院啊……顾遥收紧了手,紧紧抓住自己手里的书。
她必须要这样做,平民想要读书何其之难,想要考中进士又是何等之难,就算她是高高在上不问疾苦的祁阳长公主,也是知道的。
学问,机遇,运气,一个不能少。
中了进士还不算,若是名次不好,更是在官场上磨砺一辈子,也升不了好的官职。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如内阁。
就算是私下流传的几句话,可也是不成文的规矩。大齐子民数百万,可一甲进士却只有三人。
所以,无论做什么,她都必须削尖了脑袋往里钻。
重活一世,也只是想要弥补这样的遗憾罢了,自然要拼尽全力。
顾遥将下午到晚上的时间全部都划分为自己看书的时间,春生倒是半点微词都没有,而且倒是能自己做饭。
穷人家的孩子,就是才十一岁,做出来的饭倒是比顾遥强多了……作为杜杳,她可是半点不会,全仗着自己有顾遥的记忆,可到底手脚总是作对,怎么也做不好。
两人倒是其乐融融,日子过得平淡如水,难得的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