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尔-麦格雷戈是一名出色的记者吗?是。
在整篇报道之中,康奈尔巧妙地利用了事实与评论的错位,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引导舆论、引导读者的效果。
首先,他在标题上采用了“欺骗”这样的字眼,并且用小弗兰克-阿巴内尔用作指代,潜台词就是在谴责蓝礼的恶意炒作。如此方式,足够轰动、足够惊悚、足够震撼,牢牢抓住每一位读者的视线,吸引大量关注,并且制造了先入为主的心理暗示。
其次,他在内容之中避开了发表个人观点的做法,而是罗列出一大堆事实。但事实的摆放先后顺序却十分耐人寻味,类似于蒙太奇的剪辑方式,暗示这两件事之间是“因果关系”,只是没有明白的说出来而已,继而让读者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判断。
最后,他在文章的排版方面,用心地强调了格莱美以及颁奖季的影响,制造爆点;文章末尾则选择了一个具有“历史”的话题,再次唤醒人们内心的疑惑和好奇。进而整篇文章落脚于黑幕、炒作以及欺骗的核心思想,让人不由自主地猜测:这是权势滔天的结果。
真正优秀的记者,其实和真正优秀的导演一样。他们不会直接告诉你,“这是对的”“这是错的”,而是通过大量心理暗示的堆砌,引导出一个指向性的趋势,剩下的思考和反思则交给读者和观众,由他们自行发挥。
康奈尔做到了;于是,这篇报道炸锅了。
整篇文章看起来证据确凿、思路清晰、干货满满,几乎没有留下太多的空间翻盘,不仅回应了“纽约时报”之前的报道,而且还更进一步展开了分析。真正做到了“面面俱到”,一记接着一记重锤,狠狠地敲打在蓝礼的肩膀之上。
正如康奈尔所说,过去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虽然蓝礼一直远离颁奖季主战场的硝烟,但关于他的讨论始终没有降温过——
先是“爱疯了”和“抗癌的我”的票房出色表现,而后是金球奖双提名,再是伦敦电影拍摄现场的新闻,然后是奥斯卡提名,紧接着是柏林电影节,突然又杀出了演唱会,最后是格莱美。
千禧年后历史最佳的一届格莱美。
于是,焦点,焦点,还是焦点。
聚集在蓝礼身上的焦点从来都不曾降温过,更何况,演唱会和格莱美的一前一后,双双创造了历史,双双书写了辉煌,短短一周时间之内,蓝礼更是一鼓作气地攀登上了一个全新高峰,再接下来的颁奖季之中,他无疑将朝着奥斯卡发起全力冲刺。
“娱乐周刊”的这篇专题报道,就是在如此背景之下问世的。石破天惊地在整个北美市场引起了轰动,不仅仅是娱乐圈,甚至就连社会新闻和政治新闻都参与了进来,渐渐演变成为了一起社会事件。
首先,专题报道发布在了“娱乐周刊”的官方,在接下来十二个小时之内,蜂拥涌入的拜访游客,从平均每小时三万,一下暴增到平均每小时三百万,“娱乐周刊”的官方服务器直接当机,足足耗费了二十三分钟才重新启动。
尽管如此,这一篇专题报道的点击率还是在十二个小时之内突破了四千万,这也创造了非门户网站的最高访问流量;同时,专题报道的转发量更是高达七万八千多次,几乎是在半天时间里就传遍了整个网络,至少是北美地区。
最为惊奇的是留言。专题报道的留言板涌进了超过五万条留言——在此之前,整个网站的留言都没有达到三万条。现在,一鼓作气达到了巅峰之后,“娱乐周刊”不得不关闭留言板,避免服务器再次出现问题。
脸书之上,推特之上,铺天盖地地全部都是“娱乐周刊”的这篇专题报道,仅仅是同行媒体的转发量,在六个小时之内就已经突破了七千次——这是包括了所有社交媒体的数据,所有媒体都在第一时间转发这篇重磅报道,然后纷纷提出了疑问:
蓝礼-霍尔,他真的欺骗了全世界吗?
网络时代和快餐文化的特质,在这一刻发挥到了极致,就连康奈尔和“娱乐周刊”自己都没有预料到,事情的发酵和传播速度如此之快,几乎是犹如宇宙大爆炸一般,“轰”地一下就炸裂开来。
其次,专题报道发布在了“娱乐周刊”最新一期的杂志之上,不可思议地事情发生了:三十万本杂志,全部销售一空;而且,供不应求。
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所有纸质媒体都在面临着销量下滑的困境。“娱乐周刊”已经连续两年,平均每月销量都将将维持在二十三万到二十五万之间了;而且过去四个月时间,即使有颁奖季的加成,“娱乐周刊”卖得最好的十一月刊也仅仅只有二十一万本,卖得最差的圣诞特刊只有十七万本。
但这一次,三十万本居然一鼓作气地卖光了!而且,邮箱之中挤爆了求购邮件,陆陆续续已经超过了一千封。
于是,“娱乐周刊”当机立断拍板决定,加印十万本。这是一次冒险,也是一次赌博,但,他们成功了。
在夜幕降临之前,十万本再版也销售了百分之九十,相信剩下的一小部分杂志,在接下来几天时间里,陆陆续续都将全部售磐。这是“娱乐周刊”自2008年奥斯卡特刊之后,第一次卖出了三十万本以上的杂志,销量之出色,让整个杂志社上上下下都喜笑颜开。
从网络到现实,从虚拟到真实,从娱乐行业到其他行业,“蓝礼-霍尔:那个欺骗了全世界的男人!”这篇文章,正在以光速的姿态传播开来,根本不需要二十四小时,超过四分之一的美国人都已经听说了这个新闻,并且加入讨论。
而接下来,事情犹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根本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