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节(1 / 2)

在这一期的一开始,捕头王和已故梅城县县令竹梅亭之女竹英姑找到宋慈,想要请宋慈前去梅城县,调查两任知县意外身亡之谜。

宋慈本人自然也非常想去,只是父亲的遗命,又绝对不能违抗。

宋慈去留两难,心烦意乱。

然而,宋慈母亲的一番话,却让宋慈突然间翻然醒悟,心中的郁结顿去。

母亲告诉他,父亲把《疑案录实》留给他,对于从小就立志成就刑狱伟业的他来说,无疑是留给他的最珍贵的东西。

原来,老推官在留给宋慈“终身不得涉足刑狱”的遗命的同时,还留给了宋慈另外一样东西,老推官用一生心血所著成的《疑案录时》。

之前,宋慈被父亲的遗命所困,并没有想到父亲同时又把《疑案录实》留给自己的用意。

直到母亲的那一番话,才让宋慈突然明白,父亲临终前的良苦用心。

原来,老推官并不是要关闭宋慈成就刑狱伟业的大门,而是要把自己血的教训,深深的刻在宋慈的生命记忆中。

老推官用自己生命的代价,给即将走上刑狱之路的宋慈,留下一个震聋发聩的警示,人命大如天!

老推官是希望宋慈在刑狱断案之上,务必要小心谨慎,切不可错判,伤了无辜之人的性命。

他的确是怕宋慈赴他的后尘,只不过,他怕的是宋慈赴他错判命案的后尘。

宋慈的郁结已去,祭拜过老父亲之后,带着捕头王和竹英姑,毅然踏上了前往梅城县的路程。

宋慈翻然领悟父亲的良苦用心,而一众书迷看到这里,心中却是猛的一颤。

错了,错了,他们都错了,他们都误会了老推官。

老推官哪里不够大义?哪里有私心?老推官明明是用心良苦。

而老推官对宋慈的良苦用心,又何尝不是对他人生命,对人间正义的良苦用心。

书迷们的不算脆弱的心,被触动了,他们为之前对老推官的误会,感到非常的自责和羞愧。

“老推官当真是用心良苦,我之前还说老推官不够大义,我在这里要真诚的对老推官说一声,‘对不起’。”

“在宋慈感悟的那一刻,我的心猛的一颤,老推官是一位伟大的父亲,更是一位无愧于天地的好官。”

“是啊!看到这里,更是为老推官的自杀感到深深的惋惜。”

“人命大如天,这几个字,竟让我的眼睛,微微有些湿润。”

“人命大如天,是老推官留给宋慈震聋发聩的警示,又何尝不是留给我们每一个人的警示?”

“……”

宋慈将会如何打开自己心中的郁结?一度是书迷们最期待的悬念之一。

现在,悬念被揭晓,书迷们的心却是有些沉重。

很多的书迷都在心里,默默的表达了对老推官的敬意和谢意。

感谢老推官给世间培养了一个,清正廉明,断案如神的提刑官。

接下来,宋慈和捕头王、竹英姑三人来到梅城县,果然发现梅城县水深难测、暗含杀机。

初到时,因为当地官吏早有准备,使得宋慈处处碰壁,处境艰难。

然而,宋慈还是凭借自己敏锐、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以及高超的勘验手法,丰富的法学知识,拨开了笼罩着梅城县的层层阴云。

最后又巧设棋局,让一众狡猾的奸佞小人,自己主动的露出破绽,从而将背后的黑手一网打尽。

也揭穿了一直伪装成好人的知州卢怀德的真实面目。

而卢怀德,正是梅城县两任县令意外身亡的幕后凶手。

至此,梅城县谜案成功告破,笼罩着梅城县的阴云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朗朗乾坤。

凶手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前任县令竹梅亭,以及好友孟良辰的亡灵,也得到了告慰。

宋慈的初次出山,就建下奇功,令朝野震动,被破格擢升大理寺正六品主事,被派往外省担任提点刑狱。

他洗冤禁暴,扶良惩恶,破了一桩又一桩的疑难谜案,成就了大宋提刑官的赫赫威名!

第804章 没有必胜的把握

《大宋提刑官》之“梅城谜案”,在第二期的连载中结束,宋慈正式踏上,充满传奇色彩的刑狱之路。

在“梅城谜案”中,宋慈除了细致入微的观察,精彩的逻辑推理之外,还用到了法医学上的刑侦手段。

比如,用酽醋和酒泼地,原本并无血迹的地面,浮现出大片的血迹。这就表明,此地正是死者被杀后的卧尸之地。

这让一众书迷们大呼过瘾,直呼宋慈不愧是世界法医学的鼻祖,在大宋时期就掌握了这等手段,怎一个“帅”字了得。

同时,更是对接下来的案件充满期待。

当然,网络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有大片的赞誉之声,就少不了质疑之声,甚至是嘲讽之声。

宋慈巧破梅城谜案,并不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它只是现代人创作的一部小说。

那么,用酽醋和酒泼地,致使血迹浮现的神奇手段,与其说是宋慈的,那还不说是其作者李凡的。

很多人质疑甚至是嘲讽,说李凡把这样的法医学手段,用在古代人宋慈的身上,是不合适的,宋慈怎么可能掌握这样的刑侦手段?

很显然,那些质疑和嘲讽的人,只知道宋慈是个有名气的古代人,其余的便不甚了解。